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古之],既是指古代的先辈、古代的圣贤,同时也对应着在修行大学之道当下修行的人。大学之道是一种圣贤之道,是先辈的圣贤们已经通过了自身的实践最终体证、验证了的修行的道路,通过这条道路不断地接近真理、证得真理,最后成为大人和圣贤的修身实践之道。《大学》通篇都是对于这种修身之道、实践之道的阐述,古代的圣贤先辈是这样修行的,今天我们要学习和实践大学之道,同样要遵循与古代圣贤们无二无别的修行之道,因为这是已经经过古代的圣贤们实践过、证明过的可行的道路。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这里有个词叫天下,这个天下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指修行者本身他生命时空中所有的一切就叫做天下;另外,当他将这种自性本心的光明性德应用到各种不同的领域中去的时候,这个天下也是指所有一切的领域,它并不特指某一个领域,而是指所有的领域。所以说这个天下它其实是周遍一切的意思。就像佛家经常用十方三世这样的一个词去代表一切的时间和空间。而在儒家中经常就用天下这个词来代表所有的领域。
明明德于天下,也就是说修行者已经将自己的自性本心本自光明的性德完全显发了出来,这种光明的性德不仅充满了自己生命的所有时空,而且还能够让这种光明性德化为智慧的妙用,自然地应用到生命中所遇到的一切情境、一切领域。换句话说,也就是在自觉、觉他这两个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圆满的境界。这样一种境界就叫做明明德于天下。
一个修行者要想达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境界,要先治其国。
这里的“国”,就相当于比“天下”这样的境界要低一级的境界,因为“天下”已经代表了他生命中所有的时空,而“国”就相当于还达不到这样的圆满,有一定的不足,有一定的界限,有一定的边界。如果用当今时代与时俱进的概念去看待什么是“天下”什么是“国”,那么“天下”就代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一个概念,它不仅仅是指国与国之间,同时也是指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国与国之间,人与世界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而同归于道,同归于大人之道,同归于圣贤之道。这样的一种境界就叫做“天下”,即“天下大同”。天下大同,其实就是圣贤之道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先治其国,这个国的范围,在古代其实是指一个城,要比现在我们说的国家的概念要小一些。将这种圣贤之道、大人之道,应用到一个城市,应用到社会,应用到国家的治理当中,就是治国。
如果从观心修行的角度而言,那么这个治国的境界就相当于在已经见到了自性本心之后,能够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但是还达不到一天24小时分分秒秒都能安住在自性本心的境界,还达不到这样的境界,就是“治国”,达到了就是“天下”。
虽然还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但是基本上在日常的生活中,在应对各种情境时,也都能够以自性本心的智慧去应对。也就是虽然尚未达到自觉觉他圆满的境界,但是已经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去应用自性本心的智慧。
治国的治,是治理的意思,在大学之道中,这个治,是从人的自性上,从本性的智慧上去进行这种智慧的应用。而在治国之中,其中最关键的最重要的就是君王,就是这个君王怎么样,一国之君怎么样。而这个“君”在修身之中,其实就是指我们的心,这个君必须是明君,明君才能很好地治国,而不能是昏君。
那什么是明君呢?明君,就是明明德之君,如果尚未明明德,那么这个君就是昏昧的,无明之君就是昏君。当一个修行者见到了自性本心本自具足的光明性德之后,他的心——这个君王就从昏君变成一位明君了。而明君治理国家,治理我们的生,命,是以本心的智慧而治理,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治理,是一种道法自然的治理。它是合乎大道的治理,这种治理就是不断的深化大学之道、大人之道、圣贤之道,不断的深化明明德,不断的深化亲民。之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六治之治》,对于这个“治”有一个比较详细的分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我的简书中搜索一下。
以自性本心的智慧来进行修行和应对生命中的各种情境,这样的一种治理,它本身就是一种“道治”,而不是一种“人治”。同时这个“治”,以自性本心的智慧去治理,它也是一种自治。这个自治就像“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自然的就会去利益万物、滋养万物一样。所以说这个“治”它又含有这种自然而治的意蕴。人们形容一个比较好的时代时就称为“天下大治”。“大治”在这里就代表一种境界,即“道治”。自治本身即是一种符合大道的自然而治的这种境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欲治其国者,先起齐家
家,相比国来说,它的范围就更小了。基本上就是你自己身边非常亲近的人,就是你的家人。在古代这个家指的是“家族”,九族以内都可以称为“家”。但现代社会,特别是在城市里,“家族”基本已经不存在了,所以“家”也就从“家族”渐渐地变成了“家人”。
家,从观心修行上来说,其实就是指你的内心,你的内心以及自己的这个身口意的行为,也叫身家性命。
齐家,就是能够将“明明德”应用于自己的家庭,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时时刻刻去观照自己的心,观照自己的心是否符合大学之道,是否符合“明明德”以及“亲民”修行的这种正念。如果说你能够基本达到这样的一种水平,那么就叫做齐家。
同样的,齐家的关键在于一家之主,一家之长。这一家之主,必须是一位“明主”,跟一国之君的“明君”其实是一样的。不管是明主,还是明君,其实都是指的我们的心已经见到了自心的真性和真相,就叫做明主,或者明君。那明主和明君有什么区别呢?主要就在于其力量的大小。你是一只小小的蜡烛,还是一个火把,还是一个火堆,还是一个更大的燃烧的光明,还是光明灿烂的太阳?不同的境界,不同的能力,虽然都是明心见性,但是它的力量和境界大小是不同的。
主明则家齐。在齐家的修行中,这个主一定要明。如果这个主不明,很快就会迷失在身心所遭遇的一切境界之中。主不明,就会被各种现象所迷。家齐,齐于什么呢?还是齐于明明德。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先修其身,修身的范围比齐家的范围就更小了。什么是修身呢?身,代表了身口意所有的言行。将所有不符合明明德的身口意的言行,都要修正为符合明明德的身口意的言行,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修身。
修身是指,在刚刚见到自性本心也即初悟之后,这个时候我们生命中的各种习气习惯还非常的重,虽然见到了自性本心,但是一遇到事情一遇到境界就忘掉了,无法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这个时候就需要不断的去修。修身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消磨习气的过程,就是不断革除旧的习惯、树立和培养新的习惯的过程,将原来不符合大学之道的言行,按照大学之道的修行规范去进行修正,复归于道,将自己慢慢地修成大学之道的载体,这就是修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这个范围就更小了。修身,要去“修正”身口意的言行,那至少要知道什么是“正”。所以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如果心不正,那就谈不到修身。
什么是正?在儒家的修行中,这个正,经常用善恶去代替。同时这个心还代表发心、愿心,人的心念、念头,所谓的“正”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长,已生之恶,令熄灭,未生之恶,令不生。这样的一种对心念的修就是一种正心的过程。
度韶华 半岛之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格斗传奇,从每月结算开始 全职召唤师 什么叫暴力型上单啊 大明江湖我可死亡回档 纵横无限:从巨人城开始 我在诡异世界继承神位后 彩礼十万,你给二十万什么意思? 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 我从顶流塌房了,系统才来? 穿越后,我成了灰熊总经理 龙藏 开局一支股,赚个万亿资产 神职奶爸 发癫后全娱乐圈对我避如蛇蝎 明末:逆袭磨盘,如履薄冰! 从阴癸门徒开始 重生之侯门弃妇黑化了 大国航天:从民营火箭开始
夏薇茗死了,沈修瑾亲手将简童送进了女子监狱。三年牢狱,简童被沈修瑾一句好好关照她折磨的大变样,甚至狱中被同意捐肾。入狱前,简童说我没杀她。沈修瑾不为所动。出狱后,简童说我...
位于东国信浓的岛津家,只是当地的一个小大名,南边甲斐之虎已经攻略到了村上家,距离本家不远了。而自家内部,分家赤沼岛津想要投靠甲斐之虎,意欲驱逐主家,穿越来的岛津忠直不甘心这么黯然退场!岛津忠直站在自家的橹楼上,看着外面的土地,内心的野望正在跨越信浓高山如果您喜欢东国岛津的野望,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新文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已开,求收!)乔伊灵貌美如花精明干练,16岁成为集团总裁,商场之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朝穿越成为天启国安阳望族乔家的长房嫡女。乔伊灵收人才,建商行,生意遍布天启国!...
人族暴君必须死!他若不死,我百族将永世为奴!暴君武季必须死!他若不死,九重天的仙子美姬都要被他掳去!大周暴君必须死!他若不死,这九天十地迟早都要插满大周的旗帜!暴君武季,荒淫暴虐宠信奸佞,我等宗族贵胄必须为民除贼!你认真聆听大臣劝谏,帝威1你刻苦修炼一天一夜,帝威1你产生遣散妃子的想法,帝威5你怒斩死谏之臣,帝威3你一个昼夜没有修炼,帝威1你绑了帝都第一美女,帝威10你下旨坑杀谋逆者九族,帝威15叮!帝威再度满100,开启抽奖恭喜!大周所有爱国子民,修为随机上涨一重小境界到两重大境界不等武季高居龙椅之上,深邃的眸子中闪过一抹自嘲。既然明君做不成,那便做个威压九天独断万古的暴君吧!如果您喜欢暴君必须死,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寄人篱下的日子在他的手心中,开出了一朵花,灼灼其华,我是你的眉间心上。长街上华灯初上,人群熙熙攘攘,青石板上凹凸不平的水洼里,雨珠落下溅起水花,春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林府门口白灯摇晃,命运的齿轮转动着。谢你衣襟带花,敛我半世风霜。林玉安嘴角带笑,凤冠霞帔,一步步走向他如果您喜欢庶女嫡宫,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陈大伟和他的父亲职业一样,都是一名人民警察。他的事业可以说是是顺风顺水,他现在已经是市刑警大队大队长。但他心里永远有一个抹不去的恐惧,就是他父亲的死?还有他父亲额头的黑色闪电如果您喜欢夜魔之黑色闪电,别忘记分享给朋友...